Hang Zhang / Dirk Apskalns
装级别4,2024年9月

施工与安装

白塔于2025年5月竣工后,被冠以“世界最高3D打印建筑”的称号,该项目源于一项极具创新性的建筑工程。

预制建筑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

所有柱子的中段均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(ETH)建筑技术研究所的机器人制造实验室中,通过3D打印技术耗时三个月完成。每根柱子的柱头和柱基部分则采用了一种创新方法,将传统混凝土浇筑工艺与ETH苏黎世研发的3D打印塑料模板相结合。这种策略确保了接口的精准度和生产效率,并实现了重复部件的高效生产。所有柱段被运送到距离穆勒恩斯10公里的萨沃宁,在那里它们被组装成完整的柱子。随后,这些完成的柱子被运送到最终目的地,在那里它们被逐层组装并用螺栓固定在一起。每个层的组装仅需一天时间。

在阿尔卑斯山地区,由于该地区气候严酷、地处偏远且施工窗口期短,因此最大限度地采用预制建筑是理想的选择,这使得现场施工变得复杂。通过在受控的工厂环境中制造组件,预制建筑确保了质量,减少了环境影响,简化了物流,同时在崎岖地形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劳动力需求和成本。这种方法使组装速度更快,提高了可持续性,并确保了结构在雪载和地震活动下的可靠性,所有这些都在预算范围内实现。

专为重复使用而设计

由于塔楼采用干式连接设计,拆卸过程将与组装同样简便,无需破坏或拆除任何构件。通过使用螺栓等机械紧固件而非永久性粘合剂或湿混凝土,这些连接方式使建筑构件能够被拆卸、搬迁并重新用于其他场所。采用干式连接进行可重复使用设计,通过使结构能够轻松拆卸和重新配置而无需材料损失,从而提升了可持续性和适应性。这显著减少了浪费和资源消耗,并与项目的环境原则相一致。

白塔
事实与数据
下一个 下一个